铁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县人民政府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铁县政办发〔2018〕5号 各镇乡人民政府、种畜场办事处,县政府相关部门: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县人民政府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铁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23日 铁岭县人民政府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县“两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加速突破辽西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起好步。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含高新区、凡河新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出口创汇1.1亿元人民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 一、认真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 认真落实省政府《支持铁岭市加快发展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信息,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抓好我县《加快突破辽西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攻坚计划》的落实,按照省、市系列三年攻坚计划,制定我县相应的三年攻坚计划。将三年攻坚计划及系列配套方案的制定及落实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深入实施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号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组织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及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掀起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各位副县长在抓好各自分管工作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工作当中,确保各镇(乡场)、县直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拿出一半经历,经常性在外招商。 (二)包装策划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紧抓住振兴东北、全省“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等政策机遇,认真学习省委全会、省经济工作会和省《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与淮安对口合作,依托沈阳自贸区、“铁四通辽”经济协作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精心谋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全年包装和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5个,向上争取各类政策资金15亿元。 (三)加大“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力度,努力吸引一批支撑作用明显的企业到我县投资。侧重凡河新区资源盘活,围绕康养、旅游等产业,突出抓好资源招商。依托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嫁接重组招商,着力盘活一批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瞄准沈阳、吉黑、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四川等重点招商基地,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和精准定向招商,着力推进军民融合、高新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聚集。争取全年新引进高质量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到位内资26亿元。 (四)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开复工项目89个。建立项目建设“三个一”包保责任制,筛选一批重点开复工项目,明确由一名副县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服务秘书进行全程包保,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4月份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和6月份、10月份两次项目拉练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积极配合市政府推进富力地产、马迭尔冬宫冰雪文化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汇能风力发电、中电环保、奇特游乐大世界、牧原生猪产业化、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三峰木业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尽早投产达效。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支撑,加速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沈铁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抓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新建4个标准化畜牧小区,完成3个养殖场生态建设,开发1.5万亩标准化平榛园,打造4万亩优质水稻、2万亩寒富苹果、2万亩大豆、300亩设施蔬菜示范生产基地。发展黑木耳、平欧大果榛子、中草药、林下参等特色产业。抓好绿色兴农及农业品牌创建。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扩大农业标准化面积。推动农产品统一品牌建设,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加快牧原生猪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循环示范基地。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培育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抓好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6万亩。完善气象预报预警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物联网建设,实现西部设施蔬菜棚区试点全覆盖。推进“首个”云平台建设,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 (二)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提升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推进铁南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道路及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懿路园北部及腰堡园污水管网工程,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平台基础。加快推进“小升规、规转股、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小微企业,争取新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品牌兴企”战略,鼓励北祥重工等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支持北雪涂料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引导长飞光纤光缆、永发电器等企业申报名牌产品。深化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重点推进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载体建设,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户。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组织九州大地、宇辰生物科技等企业申报市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示范企业。 (三)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凡河新区主城区优势,积极推进金融保险、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着力开发自驾露营、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持续推进葡萄、寒富苹果、黑木耳等创意农事体验基地建设;依托莲花湖湿地、雷锋纪念馆等旅游景点,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办好大甸子羊汤节、熊官屯葡萄采摘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新品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扎实推进新台子绿融小镇、腰堡航空小镇、大甸子田园休闲度假小镇建设,积极培育横道、白旗寨特色乡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东北信息产业园建设,完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217个行政村全覆盖。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积极推进九三恒通物流园二期建设;充分发挥东北物流城和保税物流区优势,配合市政府打造凡河新区现代物流基地。 四、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和“双随机、一公开”改革。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项目建设“一会制”“会商制”“承诺制”和“容缺制”,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贯彻《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整治“管卡压”“推绕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释放发展潜能。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财县管”政策,提升乡镇财政基本保障能力。着力实施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约束力。建立和完善支农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服务农业发展。强化政府债务管控,实行规模控制限额管理,保证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不断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 五、以“美丽铁岭县”为主题,持续优化城乡环境 (一)统筹提升城乡建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做好凡河新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着力打造以雷锋精神为内涵的城市文明新名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5000万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75公里,着力配合市政府完成新三线公路三期工程建设;实施凡河新区人行步道改造6.2万平方米,完成澜沧江路公铁立交桥、凡河四桥、天水河驳岸等维修改造工程;启动铁岭县小康电示范县工程建设。持续优化城乡环境。学习借鉴沈阳、淮安“多规合一”经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268万平方米。 (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做好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拆改工作,严格管控秸秆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完成人工造林2.02万亩,封山育林5.5万亩,新绿化村屯5个。推行河长制,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辽河干流铁岭县段河滨带植被覆盖率达90%、岸线自然保有率达到100%。辽河干流及支流水质稳定在四类标准。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扩大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打造“六无”标准村屯73个,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道路提升改造。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工程50公里、改造危桥2座,实现全县农村公路硬覆盖。 2.扶贫工作。在鸡冠山村建设5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实现800名贫困人口脱贫、3个贫困村销号。 3.就业和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50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万人。提高农村和城镇低保年标准。 4.文化体育惠民活动。在横道镇建设铁岭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1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为各乡镇配套体育器材20套,开展送戏下乡和铁岭欢歌等系列文化活动。 5.住房保障工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棚户区改造150户、农村危房维修改造300户。 6.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5个。 7.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双井子镇中心小学综合楼,维修改造平顶堡镇和横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8.万泉河生态治理。投资3146万元,实施万泉河生态环境整治工程。 9.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台子镇区北部供热、自来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建万泉路。 10.新区环境综合整治。对浅水湾和新都市场周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整顿,规划建设停车场;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实施长白山路市场提升改造;对新区行道树进行补植。 (二)持续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做好薄改收尾工作。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及农业产业孵化基地,有效带动创业就业。全面提升县医院诊疗能力,探索建立“医共体”诊疗模式。完成腰堡镇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健康铁岭县”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筹建县中医院。打造雷锋主题县域文化,开展雷锋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民生档案利用效率。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进社会救助、福利事业、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提高低保、五保、残疾人救助资金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着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法律六进”专项活动,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发挥三级综治中心作用,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力争将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和矛盾纠纷大排查日报告等制度。全面落实重点案件五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努力减少信访存量。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物价监管等工作力度,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形成军政军民团结统一的良好局面。 七、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全面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一)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县委统一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保把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坚持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让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武器、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新方略,逐项研究,逐条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切实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扎实推进我县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坚持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涉法事项风险防范机制,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精益求精、准确无误、严格规范的要求贯穿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挑战不退缩,大事难事敢担当,紧盯目标持续发力,干一件、成一件,以干事创业凝聚人心,以干成事业提振信心。积极推行容错免责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为干事者撑腰、对担当者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