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意见征集稿)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7日

  铁岭县农业农村局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于2022年7月1日前登陆铁岭县人民政府网(www.tielingxian.gov.cn),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可以通过信函或者邮件寄到铁岭县农业农村局。

  邮箱:tljgj4854551@163.com

  通讯地址: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16号

  邮政编码:112000

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农办经〔2021〕2号)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铁岭县人民政府特制定《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为目标,以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和服务小农户为重点,按照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思路,大力培育服务主体,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整合,逐步完善支持政策,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农办经〔2021〕2号)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业态、模式、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组织,形成一批创新模式,树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行业标杆和县域样板,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具体指标

  1.培育多元化创新社会化服务主体

  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名录,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各类服务组织纳入名录,联合实施乡镇做好计划填报,引导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示范引导作用,指导服务组织规范管理。积极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托管服务工作,引导服务组织积极加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进服务组织通过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完成农机、农资、服务工作。到2024年,全县发展榛子、大豆、粮食、蔬菜、苹果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打造全产业链融合,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托管组织达240家,托管的面积达到30万亩。

  2.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到2024年,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全县粮食种植规模继续稳定在111.67万亩以上,产量达12.39亿斤,共同打造“铁岭大米”“铁岭榛子”品牌,“铁岭榛子”品牌市值达80亿元以上。

  3.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

  到2024年,铁岭县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水稻、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榛子耕、种、植保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

  4.推进引领服务小农户

  到2024年,整村托管占比力争达到15%、整组托管占比力争达到20%;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75%以上,创新性打造服务小农户、推进规模经营的样板示范。

  5.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到2024年,全面建成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农机农具数据库、作业过程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化成果全面形成;小农户使用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托管、供需对接和满意度评价的数量达到10000户以上,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对接方式的服务组织数量达到200家以上;信息化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效率和质量,形成20家以上应用示范;主管部门实现“以图管理、按图监测”方式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管理,推动服务资源合理流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创新性打造数字化管理样板。

  6.创新金融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

  到2024年,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水平逐步成熟,发放涉农贷款9亿元,扶持领域涵盖“一牧、一菜、一榛、一果、一稻”五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农业领域全覆盖。

  四、工作任务

  (一)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探索以“一牧、一菜、一榛、一果、一稻”五大主导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示范社和骨干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对草坪、中草药、木耳、山野菜种植等合作社进行指导培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及品牌建设,重点打造蔡牛张庄玉米合作社的“北纬42°”小杂粮品牌;新台子万鑫水稻合作社的“嘉强”牌大米;李千户马侍郎桥众合合作社的“马侍郎贡榛”品牌;大甸子寒富苹果合作社的“湾岭子”苹果品牌;双井子水稻生产合作社的“鸭田米”大米品牌;白旗寨的木耳生产合作社的“凡河源”木耳品牌等,努力打造绿色品牌农产品,提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探索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通过试点建设,实现榛子、大豆、苹果等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显著提升,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率实现逐年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升级,农机人才培养和农机作业的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二)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

  鼓励服务组织针对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面向小农户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不断完善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优化提升。实施整村整组托管模式,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小农户”等组织形式,引领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业务拓展和创新发展。

  (三)探索推进服务资源整合的方法路径

  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推进产业链联合,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组建以铁岭依农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事龙头企业与蔬菜合作社合作共同发展,依农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发展现代棚菜种植,组建以铁岭邮政集团为龙头的邮农丰合作社为引领的、各合作社参与的服务类项目,包括为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提供惠农合作社保险,开展电子商务、分销服务。

  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探索,以国源科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监管平台为基础,遵循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基于统一的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以地块为单元,关联遥感影像、土地经营、种植数据、气象数据等农业基础地理数据和农情信息、病虫灾害、土壤养分、种植补贴、地理标志产品、农机等农情信息业务数据,汇集水、土、气、生物等资源,乡村产业、农村管理、农业生产、产品质量、农机装备、乡村治理等内容,建立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一本账”、“一张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的综合查询及应用服务,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赋能。

  (四)探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制定各类服务环节规范、详细的农业服务技术流程和操作规程,引导服务组织建立符合要求的服务台账和档案,制定服务标准、运行模式、作业合同、收费标准、机具机型、公开公示、考核奖罚等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确保农机安全和作业质量,维护小农户利益。

  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原则,使得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发展壮大。服务组织之间实现联合合作,与科研院所实现联合开展科研和人才合作,发展出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多种联合型组织形式,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半径逐步扩展,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

  探索组织社会力量支持社会化服务发展,与邮政公司、九三集团公司、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农业种养殖、农产品物资销售、金融服务等平台。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设立普惠金融机构,为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服务,专业支持农业产业链中小企业、合作社的发展。

  五、工作安排

  按照要求试点期限为期3年,三年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第一年:探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第二年: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

  第三年:探索推进服务资源整合的方法路径。

  六、预期效果

  1.培育出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试点任务建设,培育出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得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逐步发展壮大,为小农户享受现代农业服务提供扎实的组织基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2.带动小农户规模经营

  实现以服务小农户作为试点建设的重点目标,尊重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项目引导,充分调动各类服务组织积极性,积极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挥作用,组织小农户等经营主体通过生产托管,开展接受统一整组、整村或更大区域耕地集中连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目的。

  3.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效支撑社会化服务发展

  通过试点任务建设,不断提高全产业链、综合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领铁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高效稳步发展。

  4.社会化服务行业指导方法创新成果更加显著

  通过试点任务建设,研究制定符合铁岭县实际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规范化运营管理机制、高效化管理模式、标准化行业自律引导,强化服务过程指导和服务效果评估。建立服务主体名录库,加强动态监测,推动服务主体信用记录实现在线、实时、可视化分级管理,推动铁岭县社会化服务实现提档升级。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农村局等10个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试点工作。制定下发了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分工。

  2.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产品薄弱环节和农民急需的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的财政补助资金,扩大服务覆盖面;安排社会化服务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3..落实税收扶持政策

  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好关于服务组织的税收政策扶持。

  4.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继续优先支持县级以上(含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农业专业示范社,承担财政贴息政策。为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引导作用,铁岭县银信机构继续支持服务组织开展涉农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县政府配合银信部门开展信用贷款,通过对服务组织的信用进行信用评级,然后根据信用等级发放贷款数额,解决部门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需求。

  5.优化保险支持政策

  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机制,加强保险服务,应保尽保。建立农业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种植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模式,经营风险中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共担。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方式,稳步拓展农产品、农机具、管理用房、从业者人身意外等农业和涉农险种,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保险实现全覆盖。

  6.完善用地利用政策

  为加强和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我县对服务组织用于生产经营的晾晒场地、仓库、农机农具存放地等辅助生产设施用地,按政策要求给予支持,设施农业用地尽量利用未利用地、荒山荒坡等非耕地或质量较差的耕地、农村闲置设施农业用地、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发展设施农业,对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等农业生产辅助设施用地,种植面积1000亩(含)以内的,控制在生产面积的3%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种植面积在1000-5000亩(含)之间的,最多不超过15亩;种植面积在5000-10000亩(含)之间的,最多不超过20亩;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的,最多不超过30亩。

  7.加大人才培养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科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农民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坚持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8.强化宣传培训

  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把政策规定、项目实施、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内容作为重点,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部门、广大服务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小视频、一封信等方式,以及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渠道让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普及到每家每户,尊重广大农户和服务组织意愿,大力营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

  9.保障工作经费

  按照试点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宣传、培训、检查、验收等费用的支出,同时安排两名公益岗位人员同其他专班人员一起负责试点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