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县政府组织机构
发布机构: 铁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08-16
标  题: 铁岭县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8-08-16

铁岭县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

铁岭县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我县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我县农村垃圾治理攻坚战,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价值观,按照生态保护总体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分类减量、长效管理”为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努力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乡镇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选派驻村干部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各镇(乡场)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等方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路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三)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四)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理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善、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三、工作目标与计划

(一)工作目标。镇(乡场)政府所在地及中心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类转运模式。各行政村大力推行“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经过分类后,生活垃圾基本做到不出院、零填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力和农村群众文明意识的“三提升”,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美丽乡村。

(二)实施计划。按照“三年推进”的目标和思路,利用2018—2020三年时间,确保全县216个行政村分期分批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处理。2018年重点按照“分类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方式,打造第一批130个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示范村,2019年继续打造60个示范村,2020年完成剩余的27个示范村打造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已有成果,使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由政府的强制要求转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真正形成一套符合我县实际的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常态化运行机制。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制度

镇(乡场)政府所在地及中心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类转运模式,生活垃圾经分类投放后进行转运,原则上至少23日转运一次。建设镇区环卫队伍,规划建设多种类型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设施,采购新型垃圾分类转运车辆,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分类转运。

各行政村大力推行“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生活垃圾零埴埋”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的垃圾分类五步程序。抓好农户分类投放这一关键环节,制定分类标准,宣传分类知识,指导监督农户分类,做到人人会分类,人人自觉分类,能将有机垃圾进桶入池、可回收垃圾做到物尽其用,农户处置剩余的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到分捡房进行二次分类、再次减量。不可回收垃圾由村负责类别差别化集中处置,其中“有毒有害垃圾”、废旧衣物由乡镇集中收运。

责任单位:县城乡建设局县农村经济发展局、各镇场)政府

(二)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有偿置换体系。

由各镇(乡场)组织各村负责在每月的固定日期,统一组织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和有偿置换。村民利用积攒的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折价置换同等价位的生活用品。有偿置换要明确具体负责人,对收集的有毒有害垃圾、置换的物品要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置换回的垃圾要清点入库立即封存。对参与有毒有害垃圾置换的保洁员、村、)工作人员要在城建、环卫、农发等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城乡建设局、县农村经济发展局、各镇(乡场)政府

(三)明确各类垃圾终端处置途经。

可燃烧垃圾,在家灶坑焚烧;有机垃圾、草木灰,在自家房前屋后沤粪或由村统一收集到沤粪池沤粪回收;其他可回收利用垃圾,各镇(乡场)负责统筹协调好本地区现有的废品回收资源,在各村布设固定或流动回收站,及时回收;废旧衣物及有毒有害垃圾,各村要建立垃圾分拣房,储放废旧衣物及有毒有害垃圾,保洁员负责收集运送到垃圾分拣房,由本乡镇定期回收并运送到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场集中处理,县环保局对有毒有害垃圾处理给予指导;建筑垃圾,提倡村民自行消化,村民无法消化的,由村委会收集,用于填沟平道,或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备用。

责任单位:商业局、县城乡建设局、环保局、各镇(乡场)政府

(四)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1.建立分拣员与督导员机制。按照每400常住人口设立一名保洁员的方式组建了保洁队伍,各镇(乡场)要组织各村对保洁员实施统一的垃圾分类培训,发挥好保洁员的作用,既是保洁员又要分拣员,在转运垃圾之前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确保不可回收的垃圾中没有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各村要选一名督导员对村内居民和分拣员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

责任单位:县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局、各镇(乡场)政府

2.备垃圾分类清运车。对每个已实施开展垃圾分类的行政村配备一台垃圾分类清运车,实现垃圾分类清运。

3.配备垃圾分类桶。对实行垃圾分类清运的行政村每户配备一对垃圾分类桶,用于农户分类投放有机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

4.建设沤粪池。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在布局合理、不污染水源前提下,集中建设一处沤粪池或鼓励各户在自家房前屋后建立小型沤粪池,用于消纳处理有机垃圾及灰土垃圾。

5.建设垃圾分拣房,各村要自行配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垃圾分拣房,既能为保洁员二次分类提供场所,又能为废旧衣物、有害垃圾等提供储存空间。

6.定工作流程。各村依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的五步程序结合本村实际,细化一套易规范、可操作的工作流程。

责任单位:县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局、县动监局、县商业局、县环保局、各镇(乡场)政府

(五)纳入村规民约。

将垃圾分类减量纳入村规民约,形成自我激励、相互监督、自知管理的村屯环境治理工作格局。明确村委会、保洁员、村民各主体的责任。充分发挥村干部及共产党员、村民代表的模范作用,落实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包片包户制度及村环境卫生公共区域义务管理、监督责任

责任单位:各镇(乡场)政

(六)做好宣传动员。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垃圾分类减量的优势和必然性深入人心。发挥好官方网络、自媒体的作用,可以采取微博、微信、抖音、QQ、今日头条等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宣传活动。同时做好电视、报刊、传单等传统媒体宣传动员工作。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各镇(乡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铁岭县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乡建设局。各镇(乡场)政府要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相关成员单位每季度调度听取各镇(乡场)政府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情况。各镇(乡场)政府要成立一支相应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完善相应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加强考核保障。县绩效考评办负责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中,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考核评价工作。各镇(乡场)要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到村,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奖惩明确到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绩效、政府督查等部门对各镇(乡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行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并在全县通报督查情况。各镇(乡场)政府要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村“两委”绩效考核体系,成绩突出的村党支部及党支部书记,在各类评先选优中予以重点倾斜。

(三)加强资金保障。财政部门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整合好各类可用资金,优先保障保洁员工资、环境卫生管理等刚性需求,同时采取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社会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垃圾收集运转、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建立奖补机制,财政部门要设立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奖补工作成绩突出的行政村。财政、发改、农发、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投入做好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