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布机构: 铁岭县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1-09-28
标  题: 铁岭县“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1-09-28

铁岭县“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为明确未来五年我县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实现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十三五”时期任务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县基本建成创新活跃,多样化、专业化、综合性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工具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多元发展、金融内外环境优化的格局,全面适应了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促进了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末,全县有银行类金融机构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8.2亿元,同比增长9.7%;贷款余额85.9亿元,同比增长35.3%;存贷款余额234.1亿元,同比增长17.8%。

    2、小微金融业迅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设立,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行业持续发展。截止2019年末,小额贷款公司8家,基本实现县(区)全覆盖,累计发放贷款7093.5万元;融资担保机构4家,累计实现贷款担保额11400万元,在保企业671户。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协同银行和企业举办融资对接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助力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大力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

    3、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本地区规模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探索股权抵(质)押、商业担保等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债券业务创新,丰富债券产品。

    4、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建设。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丰富金融业开发产业市场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一是推动各类金融机构紧密结合铁岭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积极开展新产品、新工具的研发。率先推动城商行、农信社等地方法人机构研发、推广一批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品、工具和服务模式。

    二是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工具的综合应用。支持和推动各类金融机构综合利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构建更加专业化、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大幅提高金融产品和工具的针对性、适用性,为全县重点产业领域细分市场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

    三是加快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推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完善配套措施,科学规范监管,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创新活跃、运作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和完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5、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供给,逐步降低服务价格,扩大对小微、“三农”、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供给。

    一是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和发展适应我县“三农”特点的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延伸基层网络,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在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基础上,逐步拓展其他农村产权抵押品范围。

    二是努力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服务于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坚持“小额、分散”的信贷原则,开展以信用贷款为主的差异化贷款服务模式,提高小额贷款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加强对小贷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对优秀的小贷公司进行正向奖励。

    三是大力开展金融扶贫工作。自2018年我县推广金融扶贫政策以来,扶贫信贷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着力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改进金融扶贫服务方式,金融扶贫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6、积极优化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行政服务规范、金融风险防范等举措,积极为全县金融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一是不断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完善行政服务流程,规范行政服务程序,加强行政信息公示,提高行政服务质量。

    二是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管和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市场、税务、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合作,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成立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小组,积极帮助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打击金融犯罪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积极探索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

(二) “十三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县金融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管理由国家银监局负责,非金融机构的设立与管理政出多门,有的由发改局批,有的由服务局批, 有的由金融局批, 还有的由工商局批,导致融资服务监督管理混杂。不同部门的职责职能都不相同,监督管理主体责任也不一样,把控金融风险分散、难度加大。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征信体系。从全县范围看, 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社会信用评价制度、评价机制,非金融机构未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造成小微企业、农户建档工作量多、涉及面广、流程繁琐。从而影响到小微企业、农户的信用评价和授信工作。信息不对称、信用信息缺失现象也普遍存在。三是金融产品服务载体不足。目前, 民间借贷服务仅办理城镇房产、车辆、工资卡等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创新少,难以形成资金合力。农业物权融资平台也只开展土地流转抵押业务,林权、草原经营权、农机具所有权、水域养殖权、 房屋所有权还没有开展。这些都制约了企业与农户的资金需求。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发展产业金融,增强金融综合实力,拓宽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以发展产业金融、建设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构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全面创新驱动战略的先导性作用,积极优化 “双创 ”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不断增强金融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 “两个跨越 ”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坚持服务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建立完善有区域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基础,加大对优势特色农业、养老健康服务、脱贫攻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提升绿色金融比重,满足对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行业的融资需求,为推进全省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和幸福美丽新农村提供资金保障。

    ——坚持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市场化、法制化为原则,分类指导、因情施策、重点突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 发展目标

    到2024年,金融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经营规范、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和直接融资切实得到改善,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重点金融功能区初具规模,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法人机构:

    农信社力争完成农商行组建工作,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5.55%以内。

    ——科技金融发展: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力争建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科技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生态:

    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企业、个人征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运行有序、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综合监管体制高效运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健全,有效防控重大金融风险事件、重大金融违法、违规案件发生。

(三) 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继续深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切实采取措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鼓励银行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各类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再担保机构,促进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开展租赁融资、保险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等多渠道融资。支持乡镇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各类商会、协会等与银行合作,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信用保险业务,完善贷款担保信用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指导与培训,通过融资对接、产品推介、专题报告会及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二)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是防范化解银行机构不良资产风险。二是防控地方法人银行流动性风险。协调上级监管部门开展对全县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风险监测,有效积累银行机构经营和风险数据,不断提升金融风险监测质量和效率。三是持续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防风险。四是协助监管部门指导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推进内控机制改革,构建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改善流动性管理。五是严厉打击乱办金融及非法金融活动。六是防范化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风险。依据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监管规定,加强对两类机构的监管。充分利用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两类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工作,结合现场检查和监管评级结果实施分类监管。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在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对金融产业发展的沟通协调,及时研究全县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事项。发挥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的优势,主动加强与省市金融管理部门对接联络,加强信息共享,形成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的合力。

    2.加强政策激励。争取省级及以上各种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在铁岭县先行先试。完善金融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通过县级财政继续加大对金融要素保障、金融产业发展及企业挂牌上市等重点领域的扶持,探索设立金融发展子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8-10%的金融业税收收入作为“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金融要素保障与金融产业发展。企业挂牌上市奖励按照县政府有关文件执行,实行动态调整,优化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的结构和用途,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对于重大项目及运行规范、贡献突出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扶持。

    3.加强人才引育。在大力开展金融产业招商活动中,更加注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着力打造现代金融家俱乐部,全力引进金融领域专家学者、业界领军人物及知名人士。实施金融人才服务工程,对金融后台机构内的高管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在落户、配偶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实施专门优惠政策。深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金融人才给予“一对一”精准服务,充分发挥金融人才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加强考核引导。每年出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调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扩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每年出台对乡镇金融工作考核办法,强化属地管理服务职能,形成政银企齐心合力、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继续营造经济、社会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建议纳入县“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标

    1.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搭建产业融资平台,探索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国有大型企业、社会资本和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探讨建立基金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流程。

    2.拟组建创业发展基金公司。设立新产品,深化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