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tlxfzhggj/2023-00834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布机构: 铁岭县发展和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2-12-01
标  题: 关于铁岭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12-01

关于铁岭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及县政协民主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多种风险挑战,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一)力克时艰,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8.9亿元,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政策性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同口径实现12亿元,下降2.8%;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下降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68元,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80元,增长3.8%。

  (二)项目为王,招商成效转化明显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全年新签约项目180个,到位内资57亿元。招商分局、各乡镇分工协作,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云端招商”实现新突破,恒新生态环保、哈尔滨红肠等5个项目成功签约。铁岭县家居产业园招商发布会盛大开幕。引进辽宁顺维、德驰机械等19个盘活项目,盘活土地840亩。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秉承“项目为王”理念,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7亿元,同比增长1.8%。发挥“项目管家”作用,不断积聚发展新动能。全年开复工项目1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总投资127.4亿元。尼尔科达“5G+”智慧工厂改造等72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牧原肉食等58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德尔牧饲料等39个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项目数量和当年有效投资全市排名第一。“飞地经济”再攀新高。全县共签约“飞地经济”项目75个,十四个乡镇实现全覆盖,签约金额55.84亿元,综合排名全市首位。

  (三)锐意进取,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进一步完善凡河新区“三定方案”。调整优化部分党政机构和52家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编制完成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资源资产归集管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新承接市级下放调整行政职权48项。“标杆式”政务服务大厅投入运行,进驻单位23家,设立窗口94个,办理事项29300余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一网通办”办件量3187件,“跨省通办”办件量2263件。对外开放持续加力。制定《铁岭县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战略三年行动方案》,细化形成5个方面、20个具体任务,谋划储备37个建设项目。首次开行中欧班列“铁岭号”。九三大豆连续5年在“进博会”签约10亿元以上订单。全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2.65%。

  (四)提质增效,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现代农业明显提升。粮食产量达12.36亿斤,连续十二年超10亿斤。肉蛋奶产量达13.3万吨。设施农业开发面积1600亩。全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10.5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5.5万亩,保护性耕作10.67万亩。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推广主导品种43个、主推技术42项。成功融入省级粳稻和大豆产业集群。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腰堡镇入围全国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工业实力稳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77亿元,同比增长7%。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5个,投入资金22.9亿元。超千万纳税企业达15家。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培育“小升规”企业6户,泰石岩棉、优力安、鑫众科技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实名制注册企业达103户。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4家。贵鑫环保等两家企业获批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津达线缆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中德电缆等9家企业入选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贯彻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6.2亿元。

  服务业活力逐渐彰显。创新网红小镇运营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双核一体”的运营模式,建设完成跨境电商直播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产品本地化销售。文旅产业方兴未艾。重点打造镇西堡漫时光田园、汤牛知青故里、985露营地等文旅项目。推出湿地垂钓、赏荷等旅游新产品。红色、研学、休闲为主题的3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线上推广营销。“研学一日游”活动成功举办8期。横道镇上石碑山村和镇西堡镇河夹心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五)融合协同,城乡建设统筹发展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建并开通5G基站83个。凡河新区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及城区雨排暗渠支线维修清淤全面完成。新建恢复城区道路41公里,实施如意湖驳岸维修改造1863米。更新街路灯具1.4万套。栽植各类精品花卉130万株。打造口袋公园2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全面竣工。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清理垃圾7.6万吨。2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完成。新改建、维修改造各级公路及“一事一议”村内道路200公里。57个垃圾兑换银行有序运行。牧原集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完成。老旧小区维修改造项目全面开工。

  (六)齐抓共管,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国土空间规划初步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已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拉马河、蒲河等重点河道治理工程全部完工。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优良天数比例达86.8%,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7%。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风险源巡查管控,完成李千户污水厂排口等5个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整治任务。国、省考断面水质平均值稳定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国土绿化建设任务完成3.6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绿化村屯20个。森林督查13块违法图斑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58件信访案件全部销号。

  (七)筑牢底线,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稳就业成果显著,城镇新增就业46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9%,控制在4.3%以内。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4103人次,发放补贴545.88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666人。为518家企业返还“免申即享”资金345.5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9万元,救助群众6460人。组建5个教育集团,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模式。制定《铁岭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三年规划》,蔡牛和阿吉中心小学荣获“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铁岭县中心医院被确定为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院。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日臻完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免疫屏障进一步筑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体量小,下行压力大,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二是有效投资规模偏小,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消费尚未充分恢复。三是改革创新力度仍需加大,区域融合发展程度有待加强。四是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建议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改革兴县、开放促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六大发展战略,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铁岭市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先导区和隆起带,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铁岭新篇章。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抓招商上项目,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全县“一盘棋”,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云端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以牧原肉食、九三粮油、尼尔科达、森佰木业等龙头和优强企业为核心,全面梳理上下游产业链,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谋划招商引资项目库。确保全年新签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到位内资60亿元。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谋划一批成熟度高、操作性强的储备项目,不断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力保全年开复工项目1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施“二次招商”和“腾笼换鸟”,通过租赁、出售、合作经营等方式,全力盘活闲置资产,力争盘活闲置土地800亩。紧盯上级政策支持方向,精准包装谋划项目,主动跑省进京,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和新增债券等资金支持。

  (二)围绕抓转型促升级,壮大实体经济

  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围绕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企业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鼓励数字技术为主导产业赋能。重点推进九三粮油、万隆包装等数字化改造项目。以中航发动机试验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培育“军转民、民参军”企业。鼓励和支持域内制造业企业间产业协作、产品配套。积极发展绿电产业,进一步提升长青环保热电联产能力。加快推进国电投“风光火储”示范项目、双井子高家煤矿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贵鑫环保等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全面做好中央、省、市减税让利政策“必答题”,对标对表落实中央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用真金白银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力争全年培育“小升规”企业15户。

  (三)围绕稳三农提实效,助推乡村振兴

  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以粮油、榛子、蔬菜、畜禽产品等产业为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年底前集聚区内入驻企业达20家。围绕玉米、生猪两大主导产业链,打造集玉米种植、生猪养殖、加工、销售、流通、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确保粮食产量持续保持10亿斤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耕作25万亩。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以“两品一标”为基础,打造“铁”字号农产品品牌。着力补足乡村振兴建设短板弱项,健全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培育挖掘本土文化人才,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四)围绕兴电商活文旅,促进消费升级

  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和网红小镇建设,加快发展电商产业、网红经济。推进“双核一体”运营模式,完善直播、仓储、培训等功能。开发岭云优选供应链平台,提供选品、对接货源、产品定制、网上购物等服务。启动品牌顶层设计规划,增加视觉设计、品牌管理、品牌战略等内容。进一步叫响“湿地城市,水岸乡村”旅游品牌,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全力开展铁岭如意湖冰雪嘉年华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游、休闲游、红色游,加快推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继续对当铺屯、长寨子等10个文旅重点村进行提档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将我县打造成集休闲运动、体验观光和风情民宿为一体的旅居康养基地,形成“医疗在沈阳,康养在铁岭”的发展新格局。

  (五)围绕抓开放推创新,引领改革突破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畅通“政企直通车”,完善项目管家“1+1+N”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整治工作。以“三资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打造国有“1+4”县属国有企业总体架构,加快实体化运作。聚焦沈铁一体化发展方向,明确把我县建设成为“沈阳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沈阳产业协作配套区和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沈阳康养休闲后花园以及沈大哈长通道上的重要物流节点”的战略定位,专班推进,确保完成。完善三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雏鹰企业2家,瞪羚企业2家。支持组建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申报重大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及“带土移植”创新项目。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六)围绕统城乡重生态,提升宜居品质

  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提高5G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完成新区污水管网配套恢复工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实现垃圾处理系统41个住宅小区全覆盖,打造口袋公园6处。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农村保洁队伍长效机制,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秸秆禁烧管控、工业炉窑治理工作。推进长青生物质供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关停整合。落实“河长制”,重点抓好辽河生态封育和农村微小河流整治工作。加快辽河干流防洪提升改造工程。实现国、省考断面达标率100%。完善“林长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造林绿化7100亩。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七)围绕惠民生增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以上。持续推进“免申即享”助企纾困稳岗政策。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继续推动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优工作,多渠道扩大优质普惠教育资源。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全力振兴乡村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三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着力构建预防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继续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2个特色专科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做好实现铁岭全方位振兴“跳高队”,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铁岭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2年12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