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李千户镇李千户村的村民们却一刻也不得闲。在村民史宝中家的院内,机器轰鸣运转,在几名农民的操作下,这些设备自动对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榛果进行着筛选、脱壳。
在史宝中家中,记者看到,20余名农村妇女围坐在一起,仔细挑选着成堆的榛仁。主要是加工榛子采收后,剩下的一些形状不规则、无法正常从榛叶里脱落的“榛头子”,原本被扔掉或是晾晒后被烧火的“榛头子”,在李千户村,每年能创造出百余万元的效益,带动近百名村民增收致富。
这些榛果虽然形状不好,但是里面榛仁并无大碍,扔掉或者被烧了实在可惜,带着这样的想法,史宝中开始了钻研,他把村民不要的“榛头子”回收上来,自己研究设备进行剥皮、脱壳,和家人一起对榛仁进行筛选,拿到食品加工厂家推销,没想到销路特好。剥了壳的榛仁,每斤可以卖到10元至30元不等。
加工“榛头子”成了李千户村的产业“富矿”,这一项产业不仅变废为宝,还成了近百名留守村民增收致富的保障。